返回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 堂堂一国之君,居然为了这种小事大发雷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发雷霆。

    只能说天意难测。

    自己这种凡人,就不要妄图揣测圣意了。

    到头来不但猜不透圣意,反而徒增波折,给自己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又。

    就像今天晚上这样。

    “哈…欠”叶瑾坐在靠椅上,百无聊赖的打着哈欠。

    昨天晚上徐达那老头的谈兴很足,拉着他一直聊到了凌晨一两点。

    甚至还想和叶瑾抵足而眠,打算和他彻夜长谈。

    叶瑾果断拒绝了。

    你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长的不帅,想的到挺美。

    谁稀罕和你抵足而眠?!。

    如果是徐妙锦的话,还可以考虑考虑。

    徐达虽然很诧异叶瑾为什么会对自己的提议这么反感,不过也没有强求。

    因为在古代,如果遇到和自己一见如故的知己的话,抵足而眠也是一桩让人传颂的美谈。

    刘备不就常干这种事吗?!

    在新野得到徐庶的效忠之后,不但立即重用此人,而且还夜夜与其抵足而眠,以示对徐庶的恩宠和信任。

    之后在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回新野担任自己的军师之后,也用同样的招数让诸葛亮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但是叶瑾可不是古人。

    遭受各种现代糟粕思想毒害的他,对这种两个男人睡在一起的美谈不但兴趣不大,而且还容易想歪了。

    不过虽然没有抵足长谈,徐达也拉着他聊到了凌晨一两点钟。

    徐达自从跟随朱元璋起兵造反之后,南征北战几十年,几乎将华夏大地都走了一个遍,见识不比叶瑾差多少。

    而且说起排兵布阵,战场征伐,叶瑾连插话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昨天晚上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徐达在讲述自己这些年统兵作战的经历,听680得叶瑾和其他几个人大呼过瘾。

    剩下的另一半的时间则是叶瑾利用现代知识讲述各地名山大川的典故和趣闻,以及军队在行军作战的时候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

    比如说伤兵受了外伤之后,如果用烈酒消毒,再用棉线缝合伤口的话,伤兵存活下来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如果没有烈酒的话,将小刀烧红了给伤口消毒,也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徐达对叶瑾提出来的这些意见十分重视。

    因为如果爆发一场战斗,受伤士兵的数量远远大于死亡士兵的数量。

    甚至受伤士兵的数量可能是死亡士兵数量的好几倍。

    但是这些受伤士兵有时候就算是伤势不重,依然抢救不过来。

    伤员下了战场的死亡率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左右。

    也就是说,在战场上只要受了伤,存活下来的概率也就三四成而已。

    徐达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有时候一个伤员明明只是破了一点皮,但是没多久伤口就会溃烂,然后伤员就会发高烧,没几天就死了。

    这些上过战场的老兵可都是宝贝啊。

    如果能将这些受伤的伤兵抢救过来的话,军队的战斗力至少能够提高一倍有余。

    叶瑾自然知道伤员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因为造成伤员大规模死亡的原因是伤口感染了破伤风。

    就算是21世纪,受了外伤没有及时打破伤风疫苗,任其伤口感染发炎的话,甚至可能造成截肢甚至死亡的悲剧。

    更何况是医疗条件十分落后的古代了。

    但是如果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消毒的话,感染破伤风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伤员的存活率也会提高不少。

    不仅如此。

    有时候军队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会感染瘟疫,导致军队不战自溃。

    而且游牧民族自古都会使用细菌战

    如果大明军队率军北伐,这些蒙古人采用的战术十分简单,那就是避免和大明军队正面作战,而是采用袭扰战术。

    然后也会在草原上的各处水源扔一些动物尸体,污染水源。

    让大明军队喝不到干净的水。

    徐达对这种近乎无赖的战术扰的不胜其烦。

    所以这两年他几次小规模进军漠北草原,都一无所获。

    叶瑾对蒙古军队的袭扰战术没有什么太好的建议,但是对于被污染的水源的话他倒是有对应之策。

    他的对应之策很简单。

    那就是不让士卒喝生水,每个士卒都要养成喝开水的习惯。

    而且扎营之后也要讲究卫生,拒绝随意大小便。

    可别以为叶瑾是在开玩笑。

    古代的卫生条件真的很差。

    大明还算好的了,这个时期的欧洲简直就是一个大粪坑。


第68章 堂堂一国之君,居然为了这种小事大发雷霆?!(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